2017年1月4日星期三
野渡:批评“律师良心”张思之与炮轰“贪名鸡贼”陈有西的背后----法治梦灭,中国维权运动迈向终结
11月12日是被称为“中国律师良心”的张思之先生九秩华诞。在满屏的“中国律师的荣耀和良心”、“引领着这个国家法治的正确航程”颂辞外,知名人权律师陈建刚以《张思之论》一文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刷爆微信朋友圈,引发激烈争议。
张思之被外界称为“中国最伟大的律师”,成名于为“两案”(“林彪反革命集团案”和 “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辩护,给他带来更大名声的,奠定更高地位的,是九十年代参与鲍彤、魏京生、高瑜、王军涛等著名政治犯的辩护。刘黑手赞誉他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权律师第一人”。
这位为反抗独裁统治的异端权利辩护的人权律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情理上除了官方、五毛党人外,在民间不应有很大争议。但是陈建刚对其批评的文章却得到了包括人权律师和民间活跃人士在内不少人的认可。
近几年民间舆论场的分化和撕裂凸显了大陆政治光谱的剧变。在体制对民间的高度打压和残酷清场下,民间对自2003年中国维权运动兴起的价值观念和转型路径的梳理就成为必然,维权运动兴起所赖的改良、互动这些主要观念在极端刚性的体制下已不可能实现,期待社会发育的幻觉彻底破灭,走向更激烈的政治化对抗便成为必由之路,因此原有的在自由主义旗帜下知识分子阵营的“态度同一性”日益走向分化,以极权主义抵抗者的角色构建民间主体价值观在体制对社会的全面高压下获得舆论场的认同度激增。
这种价值观的重构是完全抛弃了党国视野下诸如“政改”、“法治”等话语,建构的是以对极权的抵抗为核心的民间变革主体价值观。
维权运动作为一个社会运动,其中必不可少的支柱是人权律师为维护人权和公民自由权等各种权利而行的一系列法律行动。但是这个支柱在党权的强化下荡然无存。市场化媒体重归党化和对微博等社交媒体工具的控制使维权的传播与动员平台萎缩,对包括天网、民生观察等民间维权信息网络负责人的抓捕打击了民间节点,而2015年的709大抓捕人权律师事件使维权行动的主体角色退场。最重要的是,维权运动以个案推动法治的主要路径在新极权粉墨登场后已被证伪。
所以,维权运动在事实上已处于终结状态。在社会思潮向抵抗运动演进的氛围下,维权律师群体亦不可避免出现分化。在变革派人权律师的视野下,维权运动影响所及在律师界推崇的各种观念也被一一梳理。
“政治问题法律化、法律问题专业化、专业问题技术化、技术问题细节化”以去政治化通过技术层面的提高来推动政治进步的传统维权律师派系被批评为在体制极化下已缺乏基本的诚实。大名鼎鼎的王立军对警察的一番内部讲话是对律师去政治化辩护之路的最好证明:“我们不是不懂政治,因为政治上我们没有驾驭权。但他如果把政治变成法制,这是我们的强项。如果他要把法制过程当中的问题变成案子,咱们搞了这些年案子,他行吗?搞政治我们只有一半的主动权;进入法制轨道,我们就有了全部主动权;要把这事变成案子,他就是观众了。”
对良心犯的去政治化辩护既中体制下怀,同时亦模糊了良心犯的蒙难价值。更重要的是,在抵抗运动的氛围下,更多的良心犯如唐荆陵、吕耿松、王默等在法庭上明确宣示了自己坚守的价值的政治意义。
“法治先行论”、“个案推动论”在无论是政治转型学还是政治转型现实都是违背常识和逻辑的话语体系等其实和改良派流行的“公民社会发育论”、“党内民主论”,“递进民主论”,“中产阶级壮论”等,都是希望在体制主导下,尽量避免刺激体制的非政治化操作,实现良性互动,一点点推动民主,演进出日渐强大的公民社会,并把此作为转型必要条件。
张思之固然有其局限性,但无可否认的是,在整个九十年代,没有比张思之更勇敢的律师。对一个老人家而言,他已做了他应该做的。在维权律师圈推崇的以技术化去政治化辩护还是法治先行论者,他们大都以张思之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在一个抵抗运动到来的时代把他做为中国所有人权律师唯一标杆的做法显然与抗争潮流背道而驰,所以变革派人权律师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张思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与其说是批评张思之,毋宁说是在批评把他摆上神坛使自己获得道义性的做法。
2011年的李庄案,传统维权律师圈都包装为在他们与公共知识分子的阻击下才制止了文革的复辟,而最后高层的出手使薄熙来身败名裂放大了法律圈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寄托了体制、上下、内外互动的期望。在此情绪下,即使是李庄这样的权贵白手套也得与“咸与维新”摇身一变成为公知。但是近几年没有薄熙来的薄熙来路线的推行,证实了把一场宫闱内斗视为文革与改革路线之争的可笑。709大抓捕事件成为维权律师群体分化的最后一根稻草,更坚定的变革派律师与传统维权律师的决裂便成为必然。
因“李庄案”暴得大名的陈有西,在其与死磕律师决裂的文章《绥靖比对抗更具建设性》已显露了身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在LY案中更毫不掩饰自己维护社会稳定高于法治和真相的贪名无胆与政治投机方略。在他的表达里,以“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为己任的维稳系律师有懦弱、阴暗、鸡贼的自由,而公众没有批评、揭露的权利。变革派律师对陈有西的有力批评获得大众话语的支持,显示了舆论场的价值取向变化。
法治梦灭,维权运动迈向终结,对新极权的抵抗运动激流暗湧。身份与立场的共识成为群体结合的基本纽带,他必然首先是一个反对者,其次才是人权律师,公民记者,政治异议者等职业人士。他们将推动和塑造与旧时代完全不同的社会运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在下面打赏支持原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