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4日星期一

经济学人:中国赢了吗?


 

今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可怕的开始。当一种呼吸道病毒在武汉传播时,中共官员的本能是将其掩盖起来。有人预测,这可能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指的是克里姆林宫在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上的谎言如何加速了苏联的崩溃。他们错了。在最初的混乱之后,中国的执政党迅速实施了大范围和严厉的封锁。封锁似乎起了作用。新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的数量已经放缓到极小。中国的工厂正在复工。那里的研究人员正在将候选疫苗投入试验。与此同时,官方的死亡人数已经远远被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所超越。 

中国称这是一场胜利。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解释说,由于集权执政的优势,中国把疫情控制住了。中国现在正在显示出它的豁达,在3月1日至4月4日期间,中国向全世界提供了包括近40亿个口罩在内的医疗用品。它的牺牲为世界其他国家争取到了应对疫情的时间。如果一些西方民主国家浪费了中国争取到的时间,那就说明他们的政治制度不如中国。 

一些人,包括西方国家神经过敏的外交政策观察家,认为中国将成为这场世纪灾难的赢家。他们警告说,这场大流行病不仅会被当作一场人类灾难,也会被当作远离美国的地缘政治的转折点而被人们记住。 

这种观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扎根。川普总统似乎没有兴趣领导全球应对病毒的行动。前任美国总统曾领导过抗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的运动。川普先生发誓要停止资助世界卫生组织(WHO),因为它被指控有所谓的亲中国偏见。随着这位在白宫的男人声称自己拥有“绝对权力”,却说(对疫情在美国的泛滥)“我根本不负责任”,这让中国有机会加强其影响力。 

即便如此,中国也未必能成功。首先,我们无从得知中国在处理新冠疫情的说是否像它所宣称的那样令人印象深刻,更不用说与韩国或台湾等有能力的民主国家的记录相比。外界人士无法核查中国的秘密官员是否对冠状病毒的病例和死亡人数坦诚相告。一个专制政权可以叫工厂开工,但不能强迫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只要疫情还在继续肆虐,人们最终是将归功于中国压制疾病,还是责怪中国打压了最先发出警报的武汉医生,现在还为时过早。 


另一个障碍是,中国的宣传往往是粗鄙和令人不悦的。中国的喉舌不只是赞美自己的领导人,有些人还幸灾乐祸于美国应对疫情朱力,或宣扬病毒是美国生物武器的疯狂阴谋论。一些日子以来,广州的非洲人被逐出家门,或被禁止入住酒店,然后不得已在街上露宿而受到骚扰,显然是因为当地官员担心他们可能已经被感染。他们的困境在非洲各地成了愤怒的头条新闻和和引起外交上的指责。 

而富国也对中国的动机产生了怀疑。欧盟的竞争主管玛格丽特·韦斯特格(Margrethe Vestager)敦促各国政府购买战略企业的股权,以阻止中国利用市场动荡廉价收购这些企业。更广泛的是,这一流行病引发了一些看法,认为各国不应依赖中国提供从呼吸机到5G网络等关键商品和服务。世界贸易组织预计,短期内全球商品贸易将萎缩13-32%。如果这变成了全球化的长期退缩,这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么对中国的伤害不亚于任何地方。 

比其他国家是否愿意看到中国从根本上取代美国的是,中国是否有意愿取代美国。中国不会试图重现美国的优势:从谷歌和网飞到哈佛大学和盖茨基金会,庞大的联盟网络由众多具有全球软实力的私人企业组成。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愿意承担这种领导作用,这意味着它将像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那样,陷入全球危机之中。 

对中国的野心的一个考验是它在疫苗竞争中如何行事。如果它能率先到达那里,那么它的成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胜利和全球合作的平台。另一个考验是对贫困国家的债务减免。4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0国集团同意让债务国暂停对成员国的债务偿还,为期8个月。过去中国曾在债务问题上事无巨细地通过双边模式讨价还价,以获取政治上的让步。如果G20的决定意味着北京政府现在愿意与其他债权人协调,并且更加慷慨,这将是一个迹象,表明它准备好了花钱获得新的角色。 

不过,也许,中国对管理世界的兴趣并不大,而不是确保其他大国不能或不敢试图阻挠它。中国的目的是要削弱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它正在努力让其外交官在多边机构中担任有影响力的工作,这样他们就能在人权或互联网治理等问题上塑造全球规则。原因之于在于,川普广泛针对那些对美国不怀好意的人,它让中国看起来更值得担任这样的职位。 

中国的统治者将巨大的野心与他们治理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的巨大任务所产生的谨慎结合在一起。他们无需从头开始创建基于规则的新国际秩序。他们可能更愿意继续推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秩序所依靠的那些的摇摇欲坠的支柱,以使崛起的中国不受束缚。 

这不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前景。应对这场大流行病及其经济后果的最好办法就是全球合作,对付有组织犯罪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表明,当大国变得自私自利,急于利用他国的麻烦时,会发生什么。新冠疫情的爆发,到目前为止,所引发的利益争夺战与高瞻远瞩的宽宏大量的争夺战一样多。对此,川普先生难辞其咎。对于中国来说,加强这种超级大国的自私行为的惨淡愿景,不是胜利,而是悲剧。 

来源:经济学人,原标题“中国赢了吗?”(Is China winning?) 

编译 文婉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