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捐赠本站

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温克坚:人民币汇率背后的社会心理

 2015年8.11汇改带来的震撼迄今让他们心有余悸,在这种决策心理下,那种一步到位式的大幅度贬值往往不在官僚决策选项当中,跟随市场的节拍,缓慢贬值变成为某种特殊的政治正确的产物。但问题是,这种持续的小幅度贬值,逐步叠加起来的刺激,某一天总会达到某个阈值,同样会诱发广泛的社会群体的回应。


2016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接连突破6.70 和6.8两个心理关口,到11月24日,人民币汇率离岸价已经突破6.95,而在岸中间价也已经超过6.90,人民币汇率走势成为牵动公众情绪和社会心理的敏感话题,也成为各种意见交锋的焦点。官方和很多立场倾向官方的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其提出的理由大抵是中国GDP持续增长,官方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及中国依旧有一定竞争力的出口行业带来的贸易顺差。另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特别是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机制之后,外界对人民币需求被激活,想象空间巨大,人民币有成为强势货币的可能。 那些唱衰人民币的声音,也不乏强有力的论据,其中包括社会上越来越强烈的贬值预期,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图景,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以及川普当选后的政策框架将导致强势美元前景。应该说,这两种彼此相悖的逻辑推理各有其据,各有侧重,在观念市场上有各自的信徒,主导着不同群体的经济策略行为,众多分散决策导致的相互矛盾的行为,事实上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对冲机制,使得一边倒的极化现象暂时不会出现。

    不过放在宏观视角来看,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上述两个相悖的逻辑哪一个更严谨,哪一个更有说服力,而是那些并不严格遵循金融逻辑的公众情绪的导向,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心理预期。就人民币汇率走势,研读相关的社会心理预期的形成和可能的演变,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

    可以理解的是,大部分公众一开始对汇率变化是相当无感的,人们在日常支出中不用美元计价和支付,大部分人的资产配置中并不包含美元资产,大部分人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都是认知吝啬鬼,不愿意花费精力去钻研,他们没有想过配置美元资产,没有想过通过兑换美元规避汇率贬值风险,日前我碰到北京某知名教授,我提醒他适当兑换一点美元的时候,他本能的反应就是,那有什么用? 作为一个高知,他的回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更何况那些广大人民群众?

    不过重要的是,事情正在起变化,随着社会生活形态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人群都和外币保持有某种关联和接触,比如有子女要在境外读书的,那些通过海淘购买化妆品的,那些经常出境旅行的,或者是那些在进出口企业上班的职员,他们都能感受到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都会以某种方式作出回应,那些看起来无感的群体,他们并非没有感知能力,之所以迄今为止对人民币汇率贬值还没有做出针对性的回应,主要是信息刺激频次和密度还没有达到特定的阈值,通过朋友圈,通过人际口碑,通过各种新闻传递,很显然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对汇率相关信息有所关注,从传播范围十分有限的汇率升贬背后的金融逻辑,到现实世界中人民币逐步贬值带来的利益刺激,到各种靠谱或不靠谱的相关评论音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群对汇率变化已经形成某种感知,他们被逐步唤醒,正在形成某种倾向性的认知,等事情的演变达到了某种心理关口,他们就自然而然的会做出回应,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很难严格量化,但是可以被揣摩和想象。

    之所以形成这种有导向性的社会心理,还有一个重要背景是,虽然大部分人对人民币汇率升贬的逻辑说不出所以然,但货币滥发和通货膨胀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面条涨价了,蔬菜涨价了,房子涨价了,工资涨了,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常态。钱越来越不值钱了,这几乎是普遍的生活经验,通货膨胀最终会销蚀人们对特定货币的信任,而人们也会以各种方式来作出规避,投资房产或者资本市场就是方式之一,而减持人民币资产,资产离岸化则是少数先知先觉者的策略,目前为止,官方规定的换汇通道和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额度对普通家庭来说大抵可以满足资产避险的需求,只不过兑换外汇作为一种现实可行的路径,尚没有成为很多人的优先选项。由于相关数据的缺乏,很难判断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的群体,但根据经验和观感,投资敏感性强的,有国际化视野的,一二线城市,以及有高教育背景的群体,往往更关注汇率走势,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而更广泛的群体还没有以显性的行动来表达他们的意见,但平静的水面之下,社会心理已经开始躁动不安。举例来说,专业投资人士可能关注的是汇率几个基点带来的盈亏收益,但人民币汇率从6.7到6.9这种幅度的变化,足以吸引普通投资者的注意了,而当汇率某一天跌落到7.0这个所谓的心理关口,或者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这种强烈的信号,会对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形成刺激,可能激发起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应。有意思的是,很多恐慌性集体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行为主体平时缺乏关注,疏于辨识,因此容易被模糊的夸张的情境左右,相互激荡之下形成从众行为。公众对复杂的金融逻辑缺乏认知兴趣,但那些符合这种社会心理图式的谣言却具有强大的威力,容易广泛传播,带来事先无法预见的社会反应。记忆当中,近年来比较典型的一次公众迷狂是2011年3月17日的集体抢盐。那一天,基于日本地震信息基础上的一个谣言诱发无数人前去超市抢购食盐,大部分食盐被抢购一空,即使是十分理性的消费者,也往往会被这种场景所影响,加入到一个并非心甘情愿的从众行为当中。

    这种社会心理图景的存在,使得政策制定者必须格外审慎,否则很容易导致非意图后果。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如果官方突然宣布某些政策变化,比如降低人均年度换汇额度,那么那些平时并没有用汇需求的人群,也肯定会被强烈刺激,会蜂拥前往银行要求兑换,从而形成挤兑风潮,类似事件在多个国家都曾经发生。对于这种棘手的社会心理图景,作为汇率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以央行为主的官僚体系并非完全没有洞察,事实上正因为有所顾忌,所以他们显得特别谨小慎微,2015年8.11汇改带来的震撼迄今让他们心有余悸,在这种决策心理下,那种一步到位式的大幅度贬值往往不在官僚决策选项当中,跟随市场的节拍,缓慢贬值变成为某种特殊的政治正确的产物。但问题是,这种持续的小幅度贬值,逐步叠加起来的刺激,某一天总会达到某个阈值,同样会诱发广泛的社会群体的回应。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资本外流的压力,以及越来越激化的社会心理预期,政策制定者的腾挪空间正在缩小,人民币汇率的未来演变轨迹或将打破常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捐赠

Paypal:

Bitcoin: 16SYFnHkAgs3L1QGAKeancENwKfXTH5xZy